黨的十八大以來,中醫藥人才工作不僅成為我國人才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的一個生動縮影,也是中醫藥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的重要支撐。特別是“十四五”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在人才強國戰略中對中醫藥人才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中醫藥事業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下,中醫藥領域成為吸引人才、集聚人才、成就人才的一方沃土,中醫藥人才工作得以系統化推進和全方位提升。
我們有了一支規模逾136萬人的中醫機構衛生技術人員隊伍,他們在城市、在鄉村,在每個人的身邊,為群眾健康保駕護航;我們有了一系列為中醫藥事業鑄魂強基的重大工程,匯聚了10名岐黃工程首席科學家、249名岐黃學者和青年岐黃學者、1000名優秀中醫臨床人才、5000余名骨干人才組成的高層次人才梯隊;我們有了3400個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8所高校的11個中醫藥學科進入“雙一流”,構建起一套院校教育、畢業后教育、繼續教育有機銜接,師承教育貫穿始終的中醫藥人才培養體系;我們有了一份屬于中醫藥人的榮光,屠呦呦研究員站上諾貝爾獎的領獎臺,累計評選表彰120名國醫大師,新增中醫藥領域兩院院士7名……
從這些變化中,我們不難得出一些深刻的經驗啟示:黨對中醫藥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是“定盤星”,要更加主動地把中醫藥人才工作置于實施重大國家戰略、建設人才強國的大格局大邏輯大坐標中去定位、謀劃和推進;人才對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具有決定性作用,要進一步樹牢“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不斷做大中醫藥人才總量、提高人才質量、釋放人才能量;遵循中醫藥人才成長規律是“壓艙石”,要不斷深化中醫藥人才成長規律的研究并落實到人才工作中,加快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人才培養模式;深化中醫藥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是“加速器”,應加快形成有利于人盡其才的使用機制、各展其能的激勵機制、脫穎而出的競爭機制、符合特點的評價機制。
這些經驗啟示彌足珍貴,必須在今后的工作中繼續長期堅持。成績鼓舞人心,目標催人奮進。中醫藥發展能否抓住機遇、乘勢而上、開創新局,關鍵靠人、關鍵靠人才??梢哉f,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渴求人才。做好新時代中醫藥人才工作,需要全方位全鏈條開發各級各類中醫藥人才,做大人才總量、提高人才質量、釋放人才能量,推動人才結構分布與服務需求、服務數量、服務效率相匹配,加快建設一支規模大、素質強、結構優的中醫藥人才隊伍。
人才蔚起,復興可期。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抓好中醫藥人才工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時不我待。讓我們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醫藥工作和人才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為引領,搶抓機遇、乘勢而上,讓廣大人才在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施展才華、建功立業,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